SUBSCRIBE

脂肪zhifang

磷脂酰丝氨酸(1)

时间:2020-12-16 20:19 阅读:4476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磷脂酰丝氨酸

英文名称:Phosphatidylserine

专用名称:磷脂酰丝氨酸( NLM 2009)

常用名称:磷脂酰丝氨酸( NLM 2009)

来源:富含磷脂酰丝氨酸的大豆卵磷脂 (FDA 2006, FDA 2003)

使用方法:口服

剂型:

可接受的药品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嚼片(如黏性橡皮糖样、药片样)、液体、粉末、条状或药片。

但并不包括食品或食品样的剂型,如食物条棒、口香糖或饮料。

用途和目的

可使用的功能宣称:有助于支持认知功能(Schreiber et al. 2000, Cenacchi et al. 1993, Crook et al. 1992, Engel et al. 1992, Crook et al. 1991, Maggioni et al. 1990)

剂量

成人剂量:每日300毫克(Schreiber et al. 2000, Cenacchi et al. 1993, Crook et al. 1992, Engel et al. 1992, Crook et al. 1991, Maggioni et al. 1990)

使用时间:无需声明

风险信息

注意和警告:无需声明

禁忌:无需声明

已知的不良反应(补):无需声明

资料来自:http://www.hc-sc.gc.ca/index-eng.php

 

磷脂酰丝氨酸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又称丝氨酸磷脂、二酰甘油酰磷酸丝氨酸。1942年由Jordi Folch首次提取并定性,证明丝氨酸为L-型。其组成可分:亲水性的甘油骨架为头部,2个较长链烃的亲油基团为尾部。头部由3个基团组成:丝氨酸残基与磷酸残基结合后与C-3位甘油的羟基连接;甘油的另外2个羟基分别与脂肪酸成酯后组成尾部。甘油C-2位的脂肪酸与C-I位的脂肪酸相比,一般碳链更长,不饱和键更多。PS指的是一组化合物,而并非单一成分,这是由于不同的原料提取的产品脂乙酰残基变化非常大。磷脂酰丝氨酸的分子式为C13H24NO10P,分子量为385.304。CAS号为8002-43-5。

磷脂酰丝氨酸的化学结构

磷脂酰丝氨酸产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松散粉末,能乳化于水,溶于氯仿、乙醚、石油醚,不溶于乙醇、甲醇,人工合成物仅溶于氯仿。天然磷脂酰丝氨酸多由牛(羊)脑或大豆等提取。由于R1和R2差异,其实是诸多化合物的混合物[1]。人工合成产品具有很多异构体,纯化过程复杂。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磷脂酰丝氨酸存在于所有的动物、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物膜中,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分之一。它占哺乳类动物脑中全部磷脂的10%~20%,人体中含有的总量约60g,其中一半集中于大脑。与其他磷脂相比,磷脂酰丝氨酸不能由人体自身完全合成[1]。磷脂酰丝氨酸主要存在于肉中,尤其是动物大脑、肝和肾等。由于动物脑组织不易获取,因此目前应用的磷脂酰丝氨酸大部分来自大豆或其他植物来源。其他日常食品或蔬菜(除了白豆)中含量很少。

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为人工合成法与提取法。

三、分析方法

GB  GB/T 5537-2008钼蓝比色法及重量法粮油检验磷脂含量的测定。

AOAC  AOAC Official Method Ca 12-55。

其他  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光谱分析(1R)、核磁共振(NMR)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技术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四、生理功能及作用

磷脂酰丝氨酸(PS)是一类普遍存在而重要的磷脂[2],含量极少但功能独特,通常位于细胞膜的内层,与一系列的膜功能有关。作为酶的辅助因子,PS与细胞活性和细胞间联系关系密切。PS还可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近年来,PS成为世界上被认为对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的有效天然药物。

改善记忆力、缓解脑疲劳  PS能调节大脑中的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恢复脑细胞膜的正常流动性和化学组成,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长期口服PS还可能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影响突触和细胞膜的代谢及树突细胞的成熟,从而延缓脑中树突及树突棘数目减少过程。人每天口服300mg磷脂酰丝氨酸达3个月则可显著提高记忆力。有学者通过对C57B/6成年鼠(9~ 12月)每千克(干重)饲料中补充50mg磷脂酰丝氨酸及其他添加剂后发现:磷脂酰丝氨酸等添加剂组合不仅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还能预防其认知功能降低[3]。老年性痴呆病人口服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300mg/d,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该结论也被欧洲和美国的多项双盲法和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

治疗儿童多动症  磷脂酰丝氨酸是一种神经的主要成分,能营养和活化脑中各种酶的活性,减缓神经递质的减少,通过转运到细胞外侧修复大脑损伤,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延长儿童的注意力时段,提高集中力及学习成绩,集中精神,改善过动状态。Vaisman等[4]给83位年龄在8~13岁的孩子服用300mg/d磷脂酰丝氨酸发现:红细胞内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30%),而亚油酸(1.2倍)及二十二碳六烯酸(2.2倍)则升高,从而使儿童保持更长久的注意力。

提高训练效率  据报道[5],400mg/d剂量可明显降低运动者血清皮质激素水平,而600mg/d及800mg/d剂量虽未见相同的效应,但也能抑制内皮质醇的产生(30%~39%),还能提高血液中睾丸酮的含量,65min内可使训练恢复,提高竞技训练效率及改善竞技表现,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300~600mg磷脂酰丝氨酸还能显著降低训练后24h的肌酸激酶水平,通过提高酶的活性从而维持长时间运动中体内的离子平衡,以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关运动方面研究发现[6],短期(10~15d)服用磷脂酰丝氨酸300~800mg/d与长期(3-4周)服用300~400mg/d均能提高训练效率,但最低有效剂量尚不清楚。

改善抑郁症  PS能明显地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症状。Bramlilla[7]等采用磷脂酰丝氨酸(300mg/d)对患有抑郁症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认知和行为症状药效研究,发现PS能调节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神经递质的激素水平,患者抑郁度平均降低70%,情绪紊乱、行为异常、焦虑和易怒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200mg/d的磷脂酰丝氨酸也具有类似作用,但该剂量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无影响[8]

其他  磷脂酰丝氨酸可缓解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作为酶的辅助激活因子,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还可作为PE的前体等[9]

五、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在美国和欧洲至少已经进行过35项关于磷脂酰丝氨酸的临床试验,其中11项研究采取双盲、随机的方法,并以安慰剂作为对照,大部分项目集中于研究磷脂酰丝氨酸对认知能力已较大程度损伤的老年人的记忆及认知功能方面的效应[10-11]。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在130例病人中开展的研究中,发现人类对牛脑来源的磷脂酰丝氨酸的耐受剂量为300mg/d,而大豆来源的PS为600mg/d,期间未发现任何副作用[12]。在120位老年人中开展的关于大豆来源的磷脂酰丝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的安全性评价,认为大豆来源的磷脂酰丝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老年人服用不超过200mg,每日3次是安全的[13]。目前尚未建立最大安全剂量,也没有资料显示磷脂酰丝氨酸对孕妇、乳母、小孩及严重肝肾疾病者等的最高安全剂量[14-15]。但过高剂量的丝氨酸会引发胃肠功能症状。

代谢情况  研究表明大鼠口服磷脂酰丝氨酸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能通过血脑屏障。磷脂酰丝氨酸口服吸收较慢,大鼠进食给药后,4h内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24h后达高峰。小鼠口服混入奶中的碳 14标记的磷脂酰丝氨酸,最大吸收峰在服药后30min。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静脉给药后,血浆清除极快,呈双相曲线。第一相分布曲线的半衰期为5min,主要反映肝对该药的摄取;第二相分布曲线的半衰期为15min,可能与血细胞的作用有关。除肝外,肺和脾对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的摄取也很重要,进入大脑的药量很少,主要集中于皮层、丘脑和海马等部位。腹腔注射磷脂酰丝氨酸放射性示踪剂发现,大量被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吞噬。

进入血液的外源性磷脂酰丝氨酸,有一部分经脱羧转化成磷脂酰乙醇胺,或经脱酰基生成溶血磷脂酰丝氨酸,亦可脱去丝氨酸,后者再进入氨基酸代谢通路。但在血浆中,脂溶性磷脂酸代谢物仍占主要地位,其中主要是原型药物。磷脂酰丝氨酸在肝和大脑中的代谢过程与血液中类似。无论给药方式如何,PS主要经肠道排泄,其次是肾。经肠道排泄的以脂溶性代谢物及原形药物为主,经肾排泄的则以水溶性代谢物为主。

急性毒性  大鼠磷脂酰丝氨酸口服的LD50大于5g/kg。Heywood等静脉给予大鼠BCPS,其LD50为236mg/kg。一系列研究发现,给予大、小鼠大豆来源的PS,其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 000mg/kg。

遗传毒性  小鼠体内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剂量分别为30、150和300mg/kg,24h间隔,两次给药。结果呈阴性。

亚慢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生殖与发育毒性  在试验大鼠和兔中尚未发现磷脂酰丝氨酸的致畸性,但发现磷脂酰丝氨酸能提高精子生存发育能力及活性[16]。于孕期的6 ~ 15天给予SD孕鼠剂量分别为0、10、100和1 000mg/kg的BCPS,第20天处死动物,记录怀孕情况,并检查胎鼠的骨骼和脏器畸型情况,除l000mg/kg剂量组大鼠唾液分泌增加以外,未见其任何毒性影响。另一项研究中,于孕期6~18天灌胃给予新西兰白兔0、15、150和450mg/kg的BCPS,第29天处死动物,各项指标均未观察到BCPS具有生殖发育毒性。

其他  动物试验结果显示PS剂量到达l000mg/kg时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多项人体研究(35项以上)和PS使用历史提示即使给予人体比动物试验中更高的剂量,也不会引起任何毒性反应。据此认为安全剂量为300mg/d。

六、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1、常见使用方法

(1)食品  可在牛奶、酸奶和奶粉中添加(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保健食品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来源的磷脂酰丝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老年人服用不超过200mg,3次/d是安全的。

(3)其他  应用磷脂酰丝氨酸l00mg、2~3次ld治疗,当达到药物的最大效果后可以降低剂量至每天l00mg。用磷脂酰丝氨酸对成人认知紊乱进行治疗的推荐口服量为300mg/d,一般采取分时服用。长期治疗时,推荐剂量为l00mg/d。

2、调查/推荐摄入量

(1)调查摄入量  Hamm2004年指出磷脂酰丝氨酸的平均摄入量为130mg/d,对于很少吃鱼和肉的人来说,大概在l00mg/d。对于严格素食主义者少于50mg/d,在一份GRAS的公告中,Deguss于2006年对美国人群的摄入量进行了估计,基于自然来源的磷脂酰丝胺酸的摄入量,平均摄入量为98mg/d。第90百分位的摄入量为184mg/d。Lipogen2006年对自然来源的磷脂酰丝胺酸作了报告,指出肉食者大约摄人80mg/d。综上所述,自然来源的摄入量在75~184mg/d。

(2)推荐摄入量  用磷脂酰丝氨酸对成人认知紊乱进行治疗的推荐口服量为300mg/d(分时服用)长期治疗时推荐剂量为100mg/d。

来源于大豆的磷脂酰丝氨酸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10年第15号公告)其推荐的食用量≤600mg/d。

七、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批准来源于大豆的“磷脂酰丝氨酸”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2010年第15号公告);规定每天的食用量≤600mg;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常作为功能成分,已有10余种被批准。

美国  磷脂酰丝氨酸系列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已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GRAS食品安全认证,获得美国FDA多次GRAS备案GRN:000279(来自鱼肉的磷脂酰丝氨酸);GRN:000223(磷脂酰丝氨酸);GRN 000186(通过大豆卵磷脂酶改进的磷脂酰丝氨酸)。

欧盟  2009年10月申请富含大豆磷脂酰丝氨酸的磷脂为新资源食品。

澳/新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八、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安全性未见报道。

大剂量服用时可引起恶心和胃部不适,睡前服用剂量超过600mg时可导致失眠。

禁忌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九、小结

磷脂酰丝氨酸是由不同来源的原料提取的一组化合物,存在于所有的动物、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物膜中,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分之一。人体自身不能完全合成,目前应用大部分来自大豆或其他植物来源,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法是其主要检测方法。磷脂酰丝氨酸可改善记忆,调节神经状态。大豆来源的磷脂酰丝氨酸一般认为是安全的(GRAS),几乎无副作用,但大剂量服用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超过600mg时可能引起失眠。我国为保健食品常用功能成分。

资料来自:杨月欣,李宁.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