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有机酸youjisuan

水肌酸

时间:2020-12-16 20:19 阅读:860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水肌酸

 

英文名称:Creatine monohydrate 

专用名称:N-(aminoiminomethyl)-N-methylglycine monohydrate (Merck 2011; US NLM 2011) 

常用名称:水肌酸(Merck 2011; US NLM 2011) 

来源:  合成 (Merck 2011; Weiss and Krommer 1998) 

使用方法:口服

 

剂型:

可接受的药品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嚼片(如黏性橡皮糖样、药片样)、含片、粉末、条状或片剂。

但并不包括食品或食品样的剂型,如食物条棒、口香糖或饮料。

注意: 液体和溶液是不允许,因为成品会缺乏稳定性(Dash and Sawhney 2002). 

 

用途或目的  

可使用的功能宣称:

○ 在进行阻力训练时,增加(无脂肪/身体/肌肉/瘦肉][质量/尺寸)(Brose et al. 2003; Bemben et al. 2001; Volek et al. 1999; Vandenberghe et al. 1997). 

○ 在重复的短暂的、高度激烈的体力活动中(如短跑、跳跃、阻力训练)(通过增加[肌肉/肌内][肌酸/磷酸肌酸/能源)水平)改善[强度/电力/性能] (Okudan and G?kbel 2005; Brose et al. 2003; Preen et al. 2003; Bemben et al. 2001; Volek et al. 1999; Vandenberghe et al. 1997; Hultman et al. 1996). 

 

风险信息

注意和警告:

○ 有肾功能障碍, 使用前请咨询保健医生。

○ 孕妇或哺乳期女性,使用之前请咨询保健医生。

○ 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禁忌:不需要声明。

已知的不良反应:不需要声明。

储存条件:无需声明

资料来自:http://www.hc-sc.gc.ca/index-eng.php

 

E201  肌酸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肌酸(creatine)又名肌氨酸、肌肉素,是自然存在于骨骼肌中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化学名为甲基胍基甘氨酸,分子式为C4H9N3O2,分子量为131.16,CAS号为57-00-1。

肌酸的化学结构

肌酸外观为白色粉末,以游离型或磷酸化型这2种形式存在,二者在人体内共同组成的肌酸池是能量储存、利用的重要物质。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肌酸是一种天然的、在肉类和鱼类食品中大量存在的物质。如羊肉中肌酸含量420~440mg/100g。人体内贮存的一半肌酸是从食物中获取的(主要来源是鲜肉和鲜鱼),另外人体肝脏利用3种不同氨基酸合成肌酸,这三个氨基酸包括精氨酸、甘氨酸和蛋氨酸。合成后95%的肌酸被贮存于骨骼肌中,剩下的存在与大脑、心脏和睾丸中。

生产制备方法  肌酸规模生产采用的生产方法是氨基氰肌氨酸钠法。其他方法还有用氯乙酸、甲胺和氰胺水溶液合成肌酸。肌氨酸钠或肌氨酸钾与氨基氰反应制备肌酸或肌酸一水合物,从硫脲及羟基乙腈出发分别合成S-甲基异硫脲及肌氨酸钠,再以肌氨酸钠和S-甲基异硫脲合成一水肌酸[1-2]1-2。

 

三、分析方法

GB QB/T 2834-2006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运动营养食品食用肌酸。

AOAC  

AOAC 925.39  比色法  肉中肌酸的检测。

AOAC 920.155  凯氏法  肉提取物及类似产物中肌酸的检测。

其他  未查到有效资料。

 

四、生理功能及作用

为肌肉供能  肌酸作为磷酸肌酸的原料,肌肉内肌酸浓度的提高可以快速为运动或比赛提供能量。尤其对提高短跑、游泳、自行车、举重等一些大强度短时间项目的运动成绩有效。

促进蛋白质合成  合理使用肌酸还能间接地增大肌肉的体积,促进肌肉的生长,同时肌细胞在吸收肌酸时,也带给细胞更多的水分(水合作用),细胞体积由此增大,增加肌蛋白的合成速度。

缓冲血液中的酸性、碱性物质  肌酸可减少血液中部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伤[4-6]4-6。

抗氧化作用  补充肌酸对大鼠游泳运动后骨骼肌代谢有明显的影响。补充肌酸组大鼠游泳后骨骼肌线粒体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片段的氧化损伤进行了分析显示补充肌酸对线粒体DNA有明显的保护活动,表明肌酸对维护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恢复正常线粒体结构[7]7。

 

五、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美国运动医学界对口服肌酸的副作用进行过讨论,体重增加是补充肌酸常见的副作用。增加体重的幅度从0.9~3.2kg,这取决于肌酸服用时间的长短和肌肉初始肌酸的含量[3,8]3,8。

有研究表明膳食补充肌酸并不影响一些血液指标、肌肉损伤的指标和肝、肾功能[8]8。在健康成年人中发现短期(4~5天)摄入大量肌酸,肌酐浓度略有增加,但不具有临床意义。长期(5~6年)补充肌酸对肌酐的影响也很小,因而认为补充肌酸很少影响健康成年人肌酐浓度和肾功能。虽然长时间补充肌酸后肌酸酐浓度可能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量极为有限,不会影响肌酐的清除和随后的剂量调整[9]9。

代谢情况  肌酸在小肠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转运进入组织的细胞中,再跨膜运输进入线粒体。研究证实机体存在着特异性的肌酸转运体[10]10,在它的帮助下肌酸可进行跨膜转运。进入细胞质的肌酸大部分(大约2/3)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合成磷酸肌酸,在肌肉里,肌酸和磷酸肌酸经脱水或脱磷酸生成肌酸酐。肌酸的分解是一个自发的非酶促反应过程,这取决于机体pH和温度。在38℃和pH为7.0~7.2的环境下,每天有1.0%~1.3%纯肌酸溶液分解成肌酸酐。当温度较高和pH较低的时候,肌酸分解成肌酸酐的量就多。

急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遗传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亚慢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有报道表明,畜肉制品中的肌酸可以引起致癌物的形成[11-12]11-12。

生殖与发育毒性  SD大鼠,雌鼠80只(190~210g),雄鼠40只(200~220g),肌酸组剂量分别为2 000mg/kg、400mg/kg和80mg/kg,2 000mg/kg以下剂量时,对大鼠未见明显的胚胎毒性作用,400mg/kg组有畸胎,其致畸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14]14。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六、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1、常见使用方法

(1)食品  肌酸应用较广泛,如肌酸糖果/巧克力、液体肌酸、肌酸口香糖、柠檬酸肌酸、发泡肌酸。

(2)保健食品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3)其他  用于静脉注射的磷酸肌酸配制品或粉末状。

2、调查/推荐摄入量

(1)调查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2)推荐摄入量  参考建议:18岁以上成人:静脉给药需在严格的医疗监视下进行,400mg/kg或25g/d。每人每天摄入0.3g/kg的单水肌酸(依据体重情况约摄入15~30g/d),每天3~4次,连续服用5~7天,然后再以5g/d的剂量维持住已增加的储备量。不参与大负荷运动的正常日服用补充量:男性为1.5~2.6mg/kg,女性为1.1~2.2mg/kg。


七、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截至2001年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不再批准以肌酸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卫法监发[2001]267号);以肌酸为原料的食品不得按普通食品管理,其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应不予受理(卫监督函[2008]3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食用肌酸批准为运动营养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规定非专业运动员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3g(QB/T 2834-2006运动营养食品食用肌酸)。2010年GB14880草案中,肌酸可用于调合乳粉、风味饮料中。

美国  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美国运动营养会以及专业运动所,未把肌酸列在禁用范围内。但NCAA不再允许高校用学校的资金向学生供应肌酸,学生可以自己购买肌酸。NCAA没有计划禁用肌酸。磷酸肌酸列入美国膳食补充剂1994年10月原料名单,允许在膳食补充剂中使用。

欧盟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澳/新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允许肌酸使用,未被列在禁用范围内。

 

八、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由于缺乏足够安全性资料,孕妇和乳母和儿童不建议使用。

禁忌  肌酸与哮喘有一定相关性,对此物质过敏的人应该避免使用。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在过量使用的情况下会造成轻度腹泻。肌酸补充还会抑制内源性肌酸合成。

补充肌酸也有增加体重和伴有肌肉酸胀感的副作用,因此对于控制体重和技巧的运动项目补充肌酸的应用要慎重。

 

九、小结

肌酸是一种天然的在肉类和鱼类食品以及人体中存在的氨基酸衍生物,肌酸的规模生产方法是氨基氰肌氨酸钠法。肌酸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比色测定法。肌酸能够提供快速供能物质,增加肌肉的力量,加速氨基酸的吸收,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抗氧化等作用。肌酸的使用主要存在于运动员群体中,目前尚未被国际奥委会列入禁用之列。在中国可用于运动营养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规定非专业运动员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3g。

从2001年9月起,中国不再批准以肌酸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也不得按照普通食品管理。

 

参考文献

[1] Weiss S, Krommer H.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creatine or creatine monohydrate. Germany,USP5719319, 1996.

[2] 姚方,徐天有,许文松.肌酸合成新工艺.2003,19(2):150-154.

[3] Francaux M, Poortmans JR. Side effects of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in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2006, 1(4):311-323.

[4] Koenig CA, Benardot D, Cody M, et al. Comparison of creatine monohydrate and carbohydrate supplementation on repeated jump height performance. J Strength Cond Res, 2008, 22(4):1081-1086.

[5] Bemben MG, Lamont HS.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 recent findings. Sports Med, 2005, 35(2):107-125.

[6] 张一鸣,王若宁.服用肌酸对肌肉运动能力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20(6):431-432.

[7] Vieira RP. Duarte AC.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exacerbates allergic lung inflammation and airway remodeling in mice.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07.37(6):660-667.

[8] Robinson TM, Sewell DA. Dietary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does not affect some haematological indices, or indices of muscle damage and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Br J Sports Med, 2000, 34:284-288.

[9] Pline KA, Smith CL. The effect of creatine intake on renal function. Ann Pharmacother, 2005, 39(6):1093-1096.

[10] Petal MJ, García-Delgado M, Calonge ML, et al. Human, rat and chicken small intestinal Na+-Cl—_creatine transporter: function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J Physiol, 2002, 545(Pt 1):133-144.

[11] Jackson LS, Hargraves WA, Stroup WH, et al.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 content of selected beef flavors. Mutat Res, 1994, 320(1-2):113-124.

[12] Vikse R, Joner PE. Mutagenicity, creatine and nutrient contents of pan fried meat from various animal species. Acta Vet Scand, 1993, 34(4):363-370.

[13] Deldicque L, Décombaz J, Zbinden FH, et al. Kinetics of creatine ingested as a food ingredient. Eur J Appl Physiol, 2008, 102:133-143.

[14] 刘小真,张凯琳,杜必钰,等.肌酸的传统致畸试验.Chin J Ind Hyg Occup Dis, 1999, 17(5):296.

[15] Lopez RM, Casa DJ, McDermott BP. Does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hinder exercise heat tolerance or hydration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9, 44(2):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