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睡眠/情绪shuimianqingxu

识别那些“吃”出来的抑郁和焦虑

时间:2023-03-22 17:37 阅读:1912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你知道吗,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与饮食有微妙的联系。它们与神经递质的产生密切相关,而神经递质的产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包括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酰胺)、矿物质(锌、铜、铁和镁)和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和叶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被包含在各种食物中,比如粮谷类食物中含有锌、铜、镁;鸡蛋、乳酪、酸奶中含有酪氨酸、谷氨酰胺、锌、镁;豆类、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含有各种维生素等。


由于长期不平衡的饮食习惯,造成机体某些营养素缺乏,进而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饮食和情绪的关系,识别那些“吃”出来的抑郁和焦虑。


图源:摄图网


各类营养素如何影响人的抑郁情绪?


镁与抑郁:


研究表明,抑郁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镁可以降低血浆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指标,所以很多人为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几乎不食用主食,是非常不可取的。


维生素B12与抑郁:


维生素B12的缺乏可以通过活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引发高尿酸血症、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损伤,以上均可导致神经毒性,从而导致精神抑郁。


锌与抑郁:


锌元素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它有助于保持内分泌功能的平衡,在调节大脑回路和认知功能方面发挥了多重作用。因此,锌元素也是情绪的调节剂。锌元素浓度的下降会危及神经的可塑性,长期会加重神经心理和精神功能的衰退。锌元素的补充能够更快速和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


抗氧化维生素与抑郁:


抗氧化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其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在内皮信号级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的氧化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叶酸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关,叶酸缺乏会导致甲基丙二酸与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堆积,会加剧抑郁的发生。


蛋白质与抑郁: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每天人体从食物中获取蛋白质时,一定要满足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长期缺乏会造成机体蛋白质失衡,尤其是色氨酸、甲硫氨酸。中枢神经系统大概有2%-3%的色氨酸用来合成5-羟色胺(5-HTP),5-羟色胺与人的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图源:摄图网


各类营养素如何影响人的焦虑情绪?


目前很多数据表明,饮食营养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焦虑: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脑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鱼类,如鲭鱼、鲱鱼、胡红点蛙鱼、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焦虑症者体内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较低,通过补充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


钙与焦虑:


有些性格不稳定的人群,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可以多吃一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豆制品、乳酪、紫菜、牛奶等食物。由于机体长期缺钙,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就会心神不宁,而上述食物就是很好的钙源。


镁与焦虑


镁离子的缺乏会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血浆浓度增加,从而促使焦虑行为的增加。镁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粗粮、坚果等食物中,尤其是叶绿素中,含有大量的镁,而精制面粉、肉类、淀粉类食物及牛奶中,镁的含量并不高。现代社会,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吃肉多而蔬菜少,这些都是导致缺镁的重要原因。


高脂饮食与焦虑


近年来以高脂为主要特点的饮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短期摄入高脂饮食可以降低焦虑反应,然而长期的高脂饮食,会使大脑产生不稳定的因子,让人的情绪不稳定,易引起焦虑的发生。


低糖高蛋白饮食与焦虑


低糖高蛋白饮食常作为减肥的一种饮食模式,但是长期的低糖高蛋白饮食会使体内积聚大量的酮体,影响大脑5-羟色胺的释放。这种饮食模式能够引起机体疲劳、头晕、头痛、烦躁、混乱和睡眠等问题。


拥有美好心情,到底应该怎么吃


那么应该怎么吃才算“吃得好,吃得美”呢?


方法一: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为宜


1.谷薯类为主


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餐餐有蔬菜


每天摄入300-500g,深色蔬菜(菠菜、油菜等)占1/2。


3.天天吃水果


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4.奶类豆类不能少


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奶类摄入量相当于液态奶300g/d,豆制品相当于大豆25g/d以上,适量吃坚果。


5.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每周水产类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


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优先选择鱼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食品。


文/焦凯琳(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

来源:北京青年报